全国七成多机场亏损 民航局:主要任务不是盈利
《 人民日报 》( 2013年01月28日 02 版)
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180个,亏损的机场有135个,其中中小机场占了87%。既然机场如此亏损,各地为何还在建设新机场?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认为,在世界各国,要实现中小机场及支线航空的经济效益都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不能单独算机场自身的盈亏账,还要看中小机场对地区经济的带动。
目前,中小机场经营发展困难有其客观原因。很多中小机场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客货流量少,开通航线少、航班频率偏低。有的小机场,一周可能只有两个航班,但机场的维护和运转仍必须照常进行。此外,跑道、飞行区等投资大,回收期长,成本高。另外,机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的亏损,不代表以后一定会亏损,不少机场都走过了吞吐量由低到高的过程。
李家祥介绍,《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明确了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这一定位表明,机场首先要强调公益性,然后才考虑收益性,“最主要任务不是盈利而是开通更多的航线和时刻。”
李家祥表示,国际机场协会研究认为,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3亿美元,相关就业岗位2500个。据国内研究分析,我国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多个。
据介绍,近两年,我国新增的机场大多分布在欠发达地区,有效地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西藏阿里机场、青海玉树机场、新疆和田机场等,在应急救援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整个航空运输是一个网络,无论机场规模大小,都是航线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大、中、小机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李家祥认为,小机场能够为大机场提供客货流量资源,扩大大机场的辐射范围,进而带动一个省份甚至更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