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友会”之后西方将加紧对阿萨德政权施压
3月16日,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冲突将满一年,也就是说,叙利亚将迎来“阿拉伯之春”运动一周年。联合国1月公布的数字说,5000多名叙利亚人已在冲突中丧生。而一些国际人权组织则说,到目前为止死亡的人数已超过7000人。
一位欧盟官员说,不管死亡人数的准确数字是多少,但为了争夺本质上应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家政权却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亡,这在21世纪的今天毕竟令天下人心寒。为了尽快结束冲突,实现叙利亚政治的平稳过渡,国际社会在不断地寻途径、想办法,召开“叙利亚人民之友”国际会议(以下简称“叙友会”)便是最新例证。
24日,第一次“叙利亚人民之友”国际会议在距离突尼斯首都25公里的巴拉斯海滨饭店举行。会议参加者既包括来自阿盟、欧盟、非盟、伊斯兰发展组织、联合国、美国、法国、德国、土耳其等6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外长或代表,也包括叙利亚主要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叙利亚库尔德全国委员会”和“叙利亚解放军”的代表,但叙利亚另一影响较大的反对派组织“叙利亚革命协调机构”则以会议不能满足和达到其所要求的目的而拒绝与会。
这次会议原来定名为“叙利亚之友”,最后却改为“叙利亚人民之友”。有趣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媒体在其报道中仍使用旧名,可见“人民”二字往往被轻易忽视。俄罗斯拒绝参加这次会议,理由是会议组织者没有邀请叙利亚政府的代表与会。此间有观察人士幽默地分析说:“不邀请叙利亚政府的代表参加,说明叙利亚现政权不是人民之友。”
与利比亚问题相比,阿拉伯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决策权明显增大。首先,从会议地点来看,选择突尼斯,至少“象征性地表明阿拉伯国家将主导叙利亚事务的解决进程”,而去年3月召开的第一次“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则在巴黎进行。第二,会议的经费主要由卡塔尔资助,组织工作主要由突尼斯完成。不拿欧美国家的钱财,阿拉伯国家说起话来自然腰杆硬了许多。第三,在讨论议题上,美国一直主张不排除使用武力,但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会议最终声明不用武力对付叙利亚。
突尼斯总统马祖吉在会议致辞中说,突尼斯反对通过外部干涉解决叙利亚危机。他说,无论是“武装一部分叙利亚人反对自己的另一部分同胞”,还是“通过外部军事干涉解决叙利亚危机”都将是“严重的错误选择”。
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在发言中呼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立即在叙利亚实现停火和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的决议,首先“结束叙利亚不断升级的流血冲突”,然后在“临时休战期间”开辟人道援助通道,以便向叙利亚民众提供医疗和人道援助。
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主席布尔汉·加利温在大会发言时强调,“只有叙利亚人民才真正掌握解决危机的钥匙”。为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将制定一份“纯叙利亚式的”路线图,以迫使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交权。
会议召开之前,有分析认为西方国家将复制“利比亚模式”,会后很可能对叙利亚开战。现在看来,这种分析言过其实了。会议通过的公报强调:第一,叙利亚暴力事件应立即结束。第二,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是“寻求民主和平变革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第三,成立不包括巴沙尔·阿萨德的叙利亚民族团结政府。第四,追加新制裁,“促使叙利亚政府停止所有形式的暴力行为”。
会议结束当天,英美两国率先正式承认了“叙利亚全国委员会”。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宣布,英国承认叙利亚最大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为叙利亚合法代表。美国除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为叙利亚合法代表外,还答应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10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4日在突尼斯表示,巴沙尔·阿萨德下台指日可待。她说:“因为持续对叙利亚人民进行镇压,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现政权已经失去合法性。我认为,叙利亚人民的实际而合法的代表是叙利亚全国委员会。”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这一表态给予了高调支持。24日他在白宫表示,对“叙利亚人民之友国际会议”所显示出的“国际团结”感到鼓舞,美方将继续加大对叙利亚政府的压力,并寻求所有可能的方法来阻止对叙利亚无辜平民的屠杀。
在这次会议上,欧盟的声音虽然不算突出,但在制裁叙利亚问题上,欧盟却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之一。欧盟先前对叙利亚实施石油禁运等多轮制裁,30多家叙利亚企业和100多名个人被列入制裁清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欧盟官员表示,2月27日,欧盟外长会议将宣布对叙利亚的新制裁。其中包括向7名叙利亚政府部长施加制裁、继续施压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等。
中国虽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中国的态度却广泛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有分析认为,与利比亚问题相比,中国介入叙利亚问题更积极也更深入。正在伦敦访问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24日表示,中国希望以政治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
吴思科说,中国对“叙利亚人民之友国际会议”的目的、作用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但中国和阿盟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和联系,明确表示支持阿盟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它的框架内通过政治方式解决。中国坚持用政治方式来解决叙利亚问题,对有可能将军事干预合法性的机制和行为,中国方面将采取谨慎的态度。(本报驻欧盟记者 张兴慧 本报布鲁塞尔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