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学习网
环球时报:中国怎么想,就该怎么投票
日期:2012-02-06 20:54  点击:248

中国怎么想,就该怎么投票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女士称中俄两国的投票“让人恶心”,这位高级外交官说话如此出位,很像某些人在中国微博上的表现。或许她这种连外交礼仪都不顾的表现,才是真正“让人恶心”的。

  自1971年以来,中国在安理会一共投过八次反对票,是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常任理事国。法国是行使否决权第二少的国家,但也投过近20次反对票。中国做大国做得如履薄冰,这些年经常表“反对”的态,却投“弃权”的票,为我们反对的事情开实际绿灯。中国全社会都对做这种“弃权大国”感到了厌倦。

  这次中国显然是按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按照自己意志投下的这张反对票。这次投票离中俄“结盟”八竿子打不着。如果西方舆论硬要朝这个方向解读,就让他们说去吧。中俄是有各自利益和骄傲的国家,如果不愿意让中俄“总往一块凑”,美国和西方就别这样逼中俄。

  大国在世界各冲突点的对立在加剧,西方总体上咄咄逼人在挤掉中国这种中庸大国的沉默空间。西方的外交攻势在同他们的意识形态攻势合二为一。

  在以往中国人的感觉中,叙利亚很远。中国社会对中俄绑在一起与西方对立,一直很警惕。但现在这种警惕的确少了,主张中俄“结盟”的声音开始在中国学界可以听到。国际政治的新动向在迅速改变中国人的外交感受。

  苏联刚解体时,西方曾经有过塑造一个温和俄罗斯的机会。但华盛顿带头蔑视这个机会,逼出一个强硬的俄罗斯。中国这些年来努力与西方做朋友,对西方的挤压总是低调回应。西方似乎在走当年逼俄罗斯的老路。中国发展了,但感觉战略空间却越来越小。

  这次中国投的,首先是就事论事的“中东局势票”。如果西方想引申其他意义,就应从中国的“强硬”中,悟出中国社会情绪的那些变化。中国这两年的强硬,已不是“中国可以说不”那种简单的“民族主义”,它表现的更多是中国崛起的危机感。

  美国参议员麦凯恩近日在慕尼黑说,“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中国。美国的这种声音越来越多,不断强化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担心:搞垮中国最终将成为美国的头号国家目标和外交“总政策”。不管这种担心与美国的真实意图有多少对应性,它都在中国社会里很真实,而且在逐渐变得紧迫。

  中国人普遍没有与西方对抗的意愿,对受到西方舆论的“孤立”,多数中国人感觉不舒服。但国际形势在迫使中国人习惯于有些“孤立”。中国人开始相信,西方舆论对中国经常怀有敌意,讨好他们根本没用。

  中国在成长,成长在反过来推着中国走。中国的“弃权大国”做不下去了,各方在逼中国说话,中国自己也的确有话要说。只能顺其自然,心里怎么想,在国际舞台上就怎么说,在安理会就怎么投票,这样做未必就会比窝窝囊囊,有话憋着,制造的麻烦更多。

  为中国这次投反对票鼓掌。如果它有什么负面效果,中国人民甘愿一起帮着扛。我们说这句话的根据是,环球网的投票者中,91%支持中国这次投的否决票。


分享到:

顶部
12/12 22:33
首页 刷新 顶部